主日彌撒講道(乙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)
來源:梵蒂岡電臺 作者:天主教周村教區 發表于:2012-06-28 08:35:05 瀏覽:22次
人因信德而生活
主內的兄弟姊妹:
我們大家都熟悉莎士比亞聞名的問句:「是活,還是不活了?該選擇存在,還是選擇消失?」面對必須作出根本抉擇的時刻,我們是否要選擇生活,選擇投身于生活的 命運,選擇面對生命的挑戰呢?在圣經中,梅瑟在申卅19早已經向我們提出了同樣的問題:「我今天指著天地向你們作證:我已將生命與死亡,祝福與詛咒,都擺 在你面前;你要選擇生命,為叫你和你的后裔得以生存」;《德訓篇》第十五章18節也說:「生死善惡,都擺在人面前;人愿意那樣,就賜給他那樣!
這個生死存亡的問題,是人的根本問題和基本抉擇。我們給自己的答復和選擇,可以說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。這是人的問題,但這不是天主的問題;因為天主只選擇生 命,天主就是生命,一如我們在今天取自《智慧篇》的讀經一所聽到的:「天主并未造死亡,也不樂意生靈滅亡。他造了萬物,為叫它們生存」(智一13)。中華 儒家思想和傳統文化也有類似的領悟:「天有生生之德」、「天無絕人之路」。天主創造萬物,原是要它們生存;天主更以自己本性的肖像,也就是生命的肖像,造 了不死不滅的人。死亡在地上并沒有權勢和力量;「因為正義永存不滅」(讀經一:智一15)。
我們原屬于生命,我們在本質上是趨向生命的。 死亡與我們互不相容;死亡導致我們與自己疏遠,死亡使我們產生極大的困擾。天主使我們都渴求永恒的生命;我們也都想要生活到永遠。然而,我們卻都知道我們 必會死。觀察我們的周遭,我們看到的都是脆弱的生命和危機四伏的生活環境。我們有時就會產生某種悲觀的感慨:「人算得什么?」(約七17);「人生實如泡 影」(詠卅九7);「一切都是空虛」(訓二17)。因此,生死存亡也就成了我們的問題:「是活,還是不活了?該選擇存在,還是選擇消失?」
不過,死亡只是生命的異,F象,天主確實不造死亡。有時,將我們與自己疏遠的死亡是我們自己造成的;這時,我們就要真誠地悔改,并且回歸到我們原有的生命。 有時,將我們與自己疏遠的死亡并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,而是外在的因素加諸到我們身上的。這時,我們該怎么辦呢?這時,我們必須知道并且相信:當我們跌落到 谷底、諸事不順時,天主已經給我們準備好了祂的計劃:「是和平而不是災禍的計劃,令你們有前途,有希望」(耶廿九11)。保祿在痛苦中親身體驗了這真理: 「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祂的人,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,獲得益處」(羅八28)。我們雖然受了苦;「其實,卻充滿著永生的希望,…要蒙受絕大的恩 惠」(智三4,5)。
這就是今天的福音要給我們傳達的訊息。今天取自《馬爾谷福音》的章節,在同一個事件上給我們敘述了兩個奇跡。這一個 事件在最危急的狀況中,在性命交關的時刻展開:雅依洛的女兒及那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婦人的性命。在這一個性命交關的事件中兩個奇跡因信德而發生了:是雅依 洛及那婦人的信德。在他們嘗試了所有其它的辦法后,情況不但沒有好轉,反而更加嚴重:那婦人現在不只病勢加重,且又身無分文;而雅依洛的女兒甚至連醫治的 可能也失去了,因為她已經死了。這時,他們只能依靠信德,也只有信德才靠得住!感诺率谷顺闪x;義人因信德而生活」(迦三8,11)。他們的信德使他們看 見天主的忠信,并因天主的忠信重新獲得生命。
信德在此給我們展示它有賦予生命的能力。信德之所以有賦予生命的能力,是因為忠信本身就是生 命。這一個概念稍微有點哲學及神學的意味,但是我們有必要去理解它。忠信的希伯來文是emet,它的意思就是真理,它與amen(阿們)有同樣的字根。真 理的希臘文是aletheia,它的字根意思是啟示,即將事實真象展露出來。當我們說到忠信時,我們說的是天主的忠信。天主忠實地將祂自己啟示給我們:天 主就是存有,天主就是生命,天主就是真。因此,忠信就是忠實于真理。當我們對天主保有信德時,我們其實是把我們自己的命運、自己的生命置于天主的忠信之 內。因為天主是生活的天主,所以我們也要因天主而生活!
耶穌基督之所以能夠行這兩個奇跡也是由于天主的忠信。因此,耶穌可以對那婦人說: 「女兒,你的信德救了你」;耶穌又對會堂長雅依洛說:「不要怕,只要信!」這是新生命和復活的奇跡,給我們展示天主對人的生命計劃。若人對天主的忠信有信 心,人便可以對生命有信心。我們的信德在天主的忠信中,肯定會結出百倍的果實。借著信德,我們也可以從這兩個奇跡中認出耶穌的真實身份;他就是天主忠信的 啟示,因此也是救恩的啟示。若我們要獲享耶穌的救恩,信德是不可或缺的。若我們缺乏信德,耶穌即使愿意也無法發揮他救恩的力量。關于這最后一點,下個主日 的福音會有更詳細的敘述。
今天取自《格林多后書》的讀經二,則從互相分享的層面,給我們講述信德的恩惠。信德的生命需要在愛心的善工中才 能成長,若沒有愛心和善工,信德顯示不出它的富足:多得的,反而會有所欠缺!堆鸥鞑畷芬舱f:只有在善行中,信德才能產生效益;信德必須有善行的驗證 (參閱:雅二16-18)。天主恩賜我們信德的富裕,要我們在愛心的分享中結出生命的果實,這樣「多得的,沒有剩余;少得的,也不缺乏」(讀經二:格后八 15);這樣,天主恩施在每人身上的恩寵必要格外豐厚。
每當面對必須作出生死抉擇的時刻,必須回答人生最根本的問題:「是活,還是不活了?」、或者當我們跌落到谷底、諸事不順時,讓我們提醒自己,天主已經給我們準備好了祂的計劃。那是生活的計劃,不是毀滅的計劃。因此,我們要選擇生活, 我們要對天主保有信德,我們也要彼此分享信德的恩惠。 阿們。
~ 張德福神父 ~
|
|